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欢迎您!

【“我忆兰州好,党员干部讲兰州”活动】古刹晨钟

发布日期:2023-05-09   来源:   访问次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兰州市博物馆党支部组织开展“我忆兰州好”党员干部讲兰州活动,我是本期讲述人伏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今天我来带大家走进兰州古八景之一“古刹晨钟”,领略文化基因的强大引领,感受文化精神的厚重传承。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老兰州人的记忆中,每天早上唤醒他们的不是闹铃,而是天际微亮之时,回荡于金城上空厚重绵长的敲钟声。

 兰州在明代之前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军事和交通渡口城市,在明肃王时期开始重点发展经济文化,因此这座古城也迎来了历史地位一次的重要变化,开始转变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因为执政者的偏好,许多寺院也迅速发展,这些历史的因素也成为兰州古八景之一“古刹晨钟”的深厚历史积淀。

 据《兰州市志·文物志》记载,兰州曾有寺庙遗址众多,据统计已毁寺庙约有百余座。从现存寺庙遗址来看,位于高处有五泉山的庄严寺,白塔山的白塔寺,华林山的华林禅寺等,这些寺庙居高临下,与位于城内的广福寺、玉佛寺等鼎足相望。每座寺里都有铁钟、青铜钟,每到清晨和黄昏,金钟齐鸣,高低远近,钟声悠长,声浪覆盖全城,真所谓“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对古刹晨钟恢宏景象历代文人墨客也留有佳作,如清嘉庆年间兰州进士巫揆赋有《吉刹晨钟》一诗:

 “梵宇沉沉绣古苔,钟声每向枕边来。

 鲸鸣碧落千门晓,锁辟金蟾万户开。”

 据老兰州居民回忆,直至上世纪50年代,兰州城还保留着曾经旧城的痕迹,黄昏日暮,每当钟声响起,那浑厚绵长的音浪似乎也带领着我们倾听历史的细碎时光,感受古人的日出日落。(出镜)

 然而由于时代发展需要,很多寺院都现在己经消失,悠远的钟声也不复当年,然而我们依旧可以从历史遗迹中管窥当时的盛况。如现存于兰州市博物馆的金城揽胜图复原沙盘,在兰州城内城外城都可发现多处寺庙的存在痕迹,再如现存于五泉山上的猛醒亭翘角飞檐,庄严耸立,其中的泰和钟历经沧桑,尽管距今已800余年,若要敲击,声音依然浑厚洪亮,从这些历史的遗存中,我们依旧可以清晰的感知,古人从暮暮晨钟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是的,历史的生命力将随着文化遗产不断的绵延传承,也将继续鼓励我们向着期望的美好生活飞奔而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