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欢迎您!

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发布日期:2022-05-18   来源:   访问次数:

(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兰州市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是黄河上游经济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兰州市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存资源丰富。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包括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截至2018年底列入全省博物馆名录的博物馆(纪念馆)共有29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1家(市县区文化部门直属博物馆10家;行业博物馆11家),非国有博物馆8家。市县区文化部门直属博物馆(纪念馆)共有藏品18987件,一级文物105件、二级文物225件,三级文物1141件。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榆中县青城镇

青城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黄河南岸,距兰州90公里、白银23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青城镇城河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依山傍水,环境秀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唐宋元明时期的军事重镇,也是黄土高原上的鱼米之乡、水烟之乡。

青城镇历史上是黄河沿线重要的渡口和商品集散地,而城河村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整个青城镇的商业中心。村落街巷为棋盘格式,整齐有序,主次分明。主街东西走向,宽阔通畅,小街巷相对窄小,顺主街对称分布。村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各地商人所建院落,建筑风格汲取了山西、天津、北京等地式样做法,形成了青城古民居独有的建筑特色,其院落有四合院、三合院、带子上朝等形式。建筑规模主要有五堂五厦,三堂五厦。砖木或土木结构。青城镇特色生产、民俗活动类型丰富,目前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青城小调、铁芯子(抬子)、道台狮子、英雄武鼓、剪纸、刺绣、水烟制作工艺、陈醋制作工艺、船馍馍制作工艺、酸烂肉等,其中青城小调、水烟制作工艺、道台狮子列为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青城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青城镇城河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青城古民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青城镇城河村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的传统村落。

 

、永登县连城镇

连城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西南60公里的大通河腹地。东接民乐、通远乡,南邻河桥镇,北连青海省互助县,西接青海省乐都县和甘肃省天祝县,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带。连城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大通河两岸就有人居住,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汉书·地理志》: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领县13,连城属浩门县管辖。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建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震武军”。震武城即今连城古城,震武军辖永登县部分地区。明洪武三年,元宗室脱欢率部投诚,安置在连城。脱欢之孙失伽以军功升土司都指挥使,赐姓鲁,准世袭。自明初至民国改土归流,鲁氏家族一直统治连城一带。镇域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吐鲁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土司衙门旧址。鲁土司衙门旧址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是全国仅存四处土司衙门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庄园建筑群,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2006年5月,与鲁土司衙门相邻、与鲁土司衙门有着密切联系的明代建筑显教寺和雷坛并入鲁土司衙门旧址中,一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连城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榆中县金崖镇

金崖镇位于甘肃省榆中县西部,黄河中下游,距兰州市区18公里。区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南部苑川河流域川塬区、西部黄河峡谷川塬区和北部黄土高原丘陵区构成。境内陇海铁路、兰渝铁路、柳高速横贯东西,交通便利。

金崖镇是丝路古道上货通东西的旱码头。明清时期,金崖逐渐成为兰州水烟的主产区和贸易集散地。水烟业的兴盛,使金崖成为苑川河流域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中心的农、工、商业中心,一大批祠堂、庙宇、驿站、会馆等建筑和民居四合院随之诞生。金崖文化遗产呈现出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特点。主要文化遗产有:桑园峡秦长城及烽燧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肃王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崖古建筑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苑川七月官神”等。

金崖历史文化遗产在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中地位独特,能够较为全面的体现千年丝路古镇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宗族文化、商旅文化、民俗文化、水烟文化和建筑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2010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永登县红城镇

红城镇位于甘肃永登县城东南部,庄浪河下游两岸,总土地面积50.67万亩,耕地面积5.38万亩,年均降雨量290毫米,年均气温7.2,全年无霜期146天,平均海拔1836米。红城镇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水资源充沛,四季分明,光能丰富,热量充裕,是庄浪河川重要的粮食、油料、果品、肉禽蛋等副食品重要产地。兰新铁路、柳古高速公路、312国道纵贯全境,镇距省会兰州市区仅 68公里。红城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商阜重镇,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汉武帝时设允街县,西夏李元昊设卓罗和南监军司,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0年,林则徐为红城题匾“善民福地”。红城镇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城感恩寺等珍贵不可移动文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